2016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 特别报道

2017-06-26 21:15:45   来源:    点击:

越困难,期刊人越要保持信心

——专访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

本报记者  赵新乐

    期刊界一年一度的盛会如今已步入第4个年头,在2016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即将拉开帷幕之时,《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专访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就刊博会的举办情况以及期刊业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

    刊博会承载多重功能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作为期刊界每年一度的大事,刊博会已经举办了3年。您觉得整体效果如何,对期刊发展来说起到了哪些推动作用?

    石峰: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综合性期刊交易博览会,本身承载了很多功能。其不仅仅是为业界提供了经验交流与信息共享的平台,在国家加强文化建设、提倡全民阅读的当下,刊博会也是文化服务大众、倡导全民阅读的平台。

    与其他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活动平台不同,刊博会所起到的作用不能单纯以实际签单多少的经济指标来衡量,效益与效果有时候还是有区别的。刊博会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只是其中一个衡量的指标,社会效果也要考虑。大家在刊博会上通过展示交流,以别人成功的经验为自己借鉴。尤其是在现在传统期刊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通过这样规模大、影响大的活动把读者的眼球重新拉回到纸质期刊上来,既是国家的要求,也是我们期刊人的责任。

    重数字化不弃纸质版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您提到传统期刊现在处于比较困难的时期,这种困难主要是源自数字阅读对读者的分流。对于传统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的关系,您怎么看待?

    石峰: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看到,数字媒体确实发展迅猛,对纸质媒体包括纸质期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未来的发展趋势上来说,数字阅读也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但是,我认为如果真正要进行深度阅读、了解事情的全貌,还是要回到纸媒上来。社会的进步是通过沉淀以后才能更上一个台阶,如果人们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到数字阅读上,是很难沉淀下来的。数字媒体的发展同样需要沉淀,目前来说还没有完成这个过程。

    另外,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只有通过纸质阅读才能完成自己成长过程中知识结构的积累。在这方面,我认为,社会要进行有效引导,既要重视数字阅读,也不能放弃纸质媒体的阅读,刊博会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融合发展是趋势必须做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这几年业界一直在进行融合转型,对于目前的发展现状,您是如何看待的?

    石峰:期刊发展处于困难期,目前是整个世界的趋势。越是困难的时候,期刊人越要保持信心、越要顶住。融合转型是国家文化战略发展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通过刊博会这样一个平台进行交流,推动融合转型是有必要的。

    我一直认为,没有任何一个行业会说自己不行了。数字网络媒体,刚起步的时候是很困难的,占报刊广告的份额也很少。实际上,期刊的发行量从2005年开始,一直到2012年,连续几年都是保持了上升的发展态势。此后,才开始出现下滑。

    面对当前这种形势,我们一方面要树立信心,理性对待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就是要坚持改革。我认为,整个期刊行业在改革上存在潜力。虽然很多期刊生存艰难,但一部分期刊还是很有市场的。如果能够加大改革的力度,期刊仍有发展的空间。此外,我们要认识到,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所有人都必须这样去做。

    改革创新步伐不能放松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对于期刊行业来说,融合转型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顺利完成转型发展?

    石峰:我认为,现在期刊行业的转型也好,融合也罢,队伍建设是最大的短板。现在虽然很多人都会使用新媒体,但是从专业的角度上讲,对于新媒体的研究和熟悉程度却远远不够。在刊社中,既懂新媒体传播规律,又熟悉传统媒体业务的人才并不多,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我们跟不上去。目前的发展形势就是,不懂新媒体,就不要谈融合发展的事。

    在中央加强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行业如何发展,不是某一个期刊社的事,而是整个国家的事。作为期刊人,要有担当,首先要坚持导向。其次,要积极投身改革。在实践中可以看到,相关的政策、文件很多,但落实却并不到位。与经济改革相比,我们的改革步伐差得太远。中国期刊协会每年都会翻译国际期刊联盟的期刊创新报告,今年这一组织的名称已经变为媒体联盟,弱化了期刊的概念。这种翻译名称变化的背后,是理念的变化。数字化转型后,媒体类别模糊了。再次,要加快转型。融合发展的确是个机会,但是如何把这个机会变成实实在在的效应,大家现在还比较迷茫。无论如何,你要去尝试,否则你永远不知道这水有多深,只有勇敢地踩下去,才知道深浅。转型是个大趋势,步子迈得也越来越快,尽管我们不会放弃在纸质期刊上继续努力,但转型的步伐不能放松。

自觉肩负起期刊工作者庄严使命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 李军

    一年一度的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业已成为中国期刊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本届刊博会秉承“新理念、新融合、新发展”这一主题,共同面对我国期刊乃至世界期刊面临的现状与挑战,共同思考期刊事业的发展和未来。这个主题恰当其时、恰在其位。这是基于:

    今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对广大期刊工作者,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做好学术出版和期刊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指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紧实施已有的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此基础上,以2030年为时间节点,再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形成梯次接续的系统布局,为攀登战略制高点、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布局一批体量更大、学科交叉融合、综合集成的国家实验室,打造聚集国内外一流人才的高地,组织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协同攻关,形成代表国家水平、国际同行认可、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实力,成为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创新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形成代表国家水平、国际同行认可、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实力”的要求,为科技期刊拓宽和深化内容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学习总书记这几段重要讲话,我深深体会到,如何形成基于“话语权”的软实力,期刊出版工作任重道远。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研和出版事业的发展,中国期刊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是品种多样、供给充足。2015年全国共出版期刊10014种。涵盖哲学、社会科学、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少儿等各个门类。2015年期刊总印数28.8亿册,总印张167.8亿印张,定价总金额243.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01.0亿元,利润总额26.3亿元。二是精品迭出、双效明显。以“百强期刊”为代表,涌现出一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俱佳的精品力作。《求是》《知音漫客》等13种期刊平均期印数超过百万册。三是改革创新、转型优化。《读者》《知音》等期刊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形成了跨领域跨媒体经营的现代传媒集团。2015年期刊营业收入和利润虽然降低5.2%和3.0%,但是数字出版增幅明显,数字期刊收入达15.85亿元,增长10.84%。四是品质提升、影响扩大。社科期刊方面,围绕中央的工作部署,坚持正确出版导向,发挥自身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科技期刊方面,共有185种科技期刊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纳米研究》《分子植物》等在本学科领域影响因子排名进入全球前列。五是舆论引导、凝聚共识。各期刊出版单位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解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总要求,宣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凝聚思想共识,形成强大正能量。

    回顾过去,我国期刊业起承转合,已经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日趋合理、多层次多品种共同繁荣、产业和事业共同发展的现代期刊新格局。

    关照当下,迅猛突变的互联网冲击,难以抑制的经营下滑,媒体生态的急剧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期刊业的格局,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

    展望未来,良好的机遇和有利的条件很多,面对的难题和挑战也很多。我们要正视现实,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化解风险,认清“时”与“势”的新变化,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战略定力,树立文化自信,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有效地推进期刊建设和发展。

    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中国期刊走过200多年的辉煌历史。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进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关键时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引的方向,我国期刊一定能够自觉肩负起政治和文化的庄严使命,不断加快改革创新、融合发展的步伐,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注重创新、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刊博会成响亮文化名片

——访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张良成

本报记者  汤广花

    9月23日—25日,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刊博会”)将在湖北武汉举行。今年是刊博会落户武汉的第四年,其影响力逐年上升,已成为全国期刊界的名片。刊博会是如何打造品牌的?今年又将有哪些新特点?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就此专访了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张良成。

    全力服务期刊盛会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刊博会是在我国期刊发展遇到“瓶颈”、传统媒体受新媒体冲击的转型时期举办的。在促进期刊产业发展、推动全民阅读方面,刊博会采取了哪些措施?

    张良成:自2013年起,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湖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邮政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刊博会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创新,得到业界和社会的高度认可,被誉为“期刊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是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刊博会规模以上活动每年以30%的速度增加,今年将有200多场活动;每届刊博会都邀请数十位国内名人、名家到展会现场与读者交流,名人、名家互动已成常态;坚持设立图书和期刊零售区,组委会每年免费发放100万元惠民书刊券,吸引读者参加;从2014年起,刊博会还在湖北的市州设立了分会场,增强交流互动,扩大影响力和辐射面。

    二是坚持走媒体融合创新发展之路。创新是展会的生命力,是展会的活力源泉,刊博会的发展始终把媒体融合创新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不断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创新发展提供服务平台。前三届刊博会,共有210多家单位达成合作协议300余项,合作金额逾10亿元。

    三是注重打造展会品牌。刊博会打造了全国百强报刊、中国邮政报刊百强发行榜、世界杂志媒体创新报告、全国最具影响力百强数字期刊报告等有影响力的发布活动,以及中国期刊媒体国际创新发展论坛、海外数字出版与图书馆资源建设高峰论坛、华中国际版权高峰论坛、中国报刊发行年度高峰论坛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论坛,得到业界认可和肯定。

    四是不断完善展会服务平台。刊博会经过连续三届的举办,已初步搭建了“八个服务平台”,即书报刊发行营销平台、媒体广告联投平台、版权交易平台、技术服务平台、期刊走出去平台、媒体投融资平台、传媒人才交流平台、供需服务平台,为推进行业技术、资本、内容等深度融合创造了良好条件。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湖北是报刊大省,刊博会落地武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湖北报刊业的一种肯定。近年来,湖北报刊发展尤其是在媒体融合方面,有哪些经验做法?

    张良成:湖北现有报纸129种,期刊414种,种数居于全国前列。湖北报刊因时因势,不断探索创新发展路径。面对新媒体冲击,湖北报刊人积极融入媒体变革时代,搭建新平台、发展新业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渠道,从最初的蛰伏与萌动,走上转型和新生,努力开创媒体融合的新局面。

    媒体融合,重在融合共生。湖北传统报刊在阵痛中坚守,《知音漫客》《知音》《特别关注》《小学生天地》《情感读本》等5种期刊仍然保持月发行量过百万份;22种报刊入选全国百强报刊,12种期刊入选2015年最有国际影响力科技期刊,彰显了我省报刊在新业态洪流席卷下的坚韧。新媒体发展一路高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新媒体集团实现在新三板上市;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九派”新闻客户端成为全国五大新闻客户端之一,“好医网”入选全国媒体融合创新案例;知音传媒集团将动漫产业链不断做粗做长;湖北日报模式、三峡日报模式、十堰日报模式等媒体融合发展模式也正逐渐形成。

    精心筹备展东道主良好形象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刊博会期间,湖北承担了大量的组织实施工作任务。湖北省相关单位是如何保障刊博会顺利举行的?

    张良成: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刊博会筹备工作,刊博会经费每年年初列入财政预算,省政府专门组织召开刊博会相关协调会。省直单位积极主动参与,省委宣传部专门印发关于刊博会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统一安排部署宣传工作,省直宣传单位和武汉市宣传单位也积极配合做好宣传工作,确保了刊博会的宣传实效;省公安厅多次组织召开刊博会安保工作协调会,制定严格的安保工作方案和预案,为刊博会成功举办提供安全保障。本届刊博会全省58家省直单位和部门参与对口接待工作,展现东道主良好形象。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刊博会一直在走“专、精、特、新”之路,请您简要介绍今年刊博会的筹备状况及主要特点。

    张良成:本届刊博会主题为“新理念、新融合、新发展”,今年共有70个代表团参展,全国各省(区、市)全部组团参展。中直出版发行单位和新媒体单位参展数量相比去年增加20%以上。此外,开辟有新媒体馆展区及专业服务展区,如少儿期刊馆、广播电影电视期刊展区、印刷设备展区等。随着刊博会影响力不断增加,海外馆招展工作也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参展国家和地区将达50个,其中涉及“一带一路”的国家中有一半已报名参展。

    刊博会期间将举办系列专业活动,主要包括六大论坛,即中国期刊媒体国际创新发展论坛、中国报刊发行高峰论坛、华中国际版权高峰论坛、数字出版高峰论坛、中国期刊民营发行业论坛和中国媒体融合产业发展(中部)峰会;八项发布,即中国文艺报刊评估报告发布、中国邮政发行报刊百强排行榜、中国邮政报刊发行最受读者欢迎排行榜、年度“中国最美期刊”遴选、年度“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中国期刊Web即年下载量排行榜、年度“世界杂志媒体创新报告”和最受海外读者喜爱的中国期刊海外发行排行榜。

    展会期间的活动还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次主办的“红沙发”系列访谈活动、中国文学报刊主编论坛暨中国文学报刊联盟年会、“勉学书屋”爱心捐赠活动、中国知名期刊知名记者走进湖北等。同时,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也将免费向百家公共图书馆、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赠送百万元电子书刊券。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作为我国期刊界唯一的展会,您对刊博会今后的发展有何期待?

    张良成:刊博会经过连续几年的举办,业界认可度越来越高,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国际视野、国家平台、国内一流、国际影响”为目标,不断地融合创新,提升服务能力,使刊博会这张文化名片越来越响亮,为推动我国期刊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不忘初心 行稳致远
下一篇:总局公布2016全国少儿报刊编校质量检查情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