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文艺期刊,失落的阵地

2011-06-21 13:21:00   来源:    点击:

   

        与近年来文艺批评的式微相对应,曾经是文艺批评重要阵地的专业文艺期刊,处境艰难。它们有的被迫“关停并转”,有的从月刊缩减为双月刊甚至半年刊,还有的蜕变成了供人发论文以评职称或刊发“软广告”的东西,通过卖版面为稻粱谋。
   
      《上海戏剧》杂志主编胡晓军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国内光是戏剧期刊就有40多家,如今还剩一半不到,而坚持刊发戏剧艺术评论的,更只有寥寥数家了。
 
        阵地丢了
    
        专业文艺期刊,读者对象大多是从事某一门类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它报道业内新人新事新现象,评点新探索新动向,同行间交流心得交换见解……各种形式的文艺评论总是一项重要内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重要的文艺问题讨论皆由专业期刊发起并展开,争鸣、交锋、思想碰撞,推动着文艺一次次突破有形无形的禁锢,创新前行,当时盛景,不少中老年文艺界人士至今记忆犹新。
   
        不同于当时在大众媒体上同样活跃的文艺批评,期刊的探讨更专业,更具理论性和学术性,因此有着独特功能。专业文艺期刊,是同行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的平台,也是新人学习借鉴、提升自己的一种教材。
   
        但是如今,诸多这样的期刊衰落了。原因很多。
     
        钱是个问题。一家文艺期刊的主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的期刊一年得到的拨款是60多万元,有6位编辑,编辑们的月平均工资3000元——够低了吧?再付掉印刷、邮局发行等等费用,结果一定是亏损。他这当家人得想方设法“创收”30万元,才能勉强维持生存。杂志每期印刷4000本左右,一半赠送。不送,能省点钱,但“社会效益”缩水更甚,编辑们更难打起精神。
   
        登广告?《上海戏剧》杂志副主编张文军反问:“我们这类发行量不过几千份的杂志,上哪儿找商业广告?”
   
        缺钱问题的背后有别的问题,比较深。而缺钱的后果,比较惨。
   
        版面卖了
   
        为了生存,不少期刊或明或暗地卖版面。
   
        一是卖给那些为晋升职称而不得不写论文、发论文的人。据透露,一篇论文一般占2页,每页一般收2000元“编辑费”。
   
        二是与单位或个人“合作”。比如给一部作品或某个创作者做“整体包装”,封面+彩页+若干篇文章,收3万元;也有“不整体”的,将有关某人某作品的文章的标题在封面上拉一条隆重一下,也能卖一两千元。
   
        还有一种变相卖版面的方式,就是文艺期刊招徕二三十家“理事单位”,每家掏2万元,双方签协议,期刊承诺每年给“理事单位”各刊登多少篇宣传文章。有知情人士说:“文艺期刊容量有限,这许多‘软广告’一扎堆,当然就成了这些‘理事单位’共享的内部刊物,不要说它哪里还能挺直腰杆搞文艺批评,想搞也难找地盘了。”
   
        要让文艺批评独立、公正,它的阵地就必须独立、公正——要让专业文艺期刊体面、有尊严地活着。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石俊就说:“有关方面应该关注恐怕遗忘已久的文艺期刊了!要对它们做一下评估,对那些能够发挥文艺批评独特作用的刊物,应该扶植,使其经济独立。”
    
       “终极评论”
   
        且不说刊物质量,即使假设质量一如从前,今天还有多少人愿意读专业文艺期刊,也是个问题。这个问题背后也藏着一连串问题,比如文艺界学习钻研业务的劲头衰退之类,也比较深。
   
        与此同时,今天还有什么人愿意给专业文艺期刊写文艺评论,更是个问题。
   
        文艺批评的阵地虽然萎缩,但诸多当年活跃于此的文艺评论家并未失业,他们中的一部分,进入了“评奖”系统。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剧作家罗怀臻直言:“某种意义上,文艺批评的功能已被文艺评奖取代,各式评奖已经成为对文艺作品最权威的‘终极评论’。文艺作品和创作者一股脑儿奔着‘终极评论’而去,谁还在乎专业期刊的文艺批评?”
   
        一位文艺院团的负责人说得更直白:“专业评论越来越少,跟越来越‘无足轻重’有关。现在大家都在想方设法争取评委们的青睐,文艺评论嘛,夸你的看看当然高兴,但有用吗?骂你的看得心头阵阵不爽,何必看?”
   
        既然吃力不讨好,评论家们当然灰心,懒得写。而且,有了评奖的权威体系作参照,批评家对作品是褒是贬,往往就患得患失起来,因为公开在期刊或大众媒体上发表评论,需要担负话语责任甚至人格责任。罗怀臻分析说:“批评家写文章,如果对某作品多有褒奖,而这一作品获了奖,那么,他就会被怀疑是‘托儿’;如果挑刺甚多,而这一作品也获了奖,那么他的眼光会被质疑。”
   
        进了评奖系统的人,爱惜羽毛,轻易不肯落笔;那些“处江湖之远”的“在野”批评家,则或以当评委为目标,奋力攻关而“功夫在诗外”,或终于心冷,弃笔离去——你也不写,我也不写,文艺批评的日渐凋零也就在所难免。

                                                                                                                   摘自《文汇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10年中国期刊广告增6%达32.2亿
下一篇:愈演愈烈的期刊收费 “没钱你投什么稿”惹人怒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