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深层分析上海学术理论期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2014-03-20 14:53:00   来源:    点击:

      李 禾           近期,上海学术理论期刊对生态文明建设予以了充分的关注。因为这不仅是民众十分关心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10期以特稿形式,在首页刊登了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洪大用《关于中国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考》一文。《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在2013年第10期中特辟“生态文明研究”栏目,发表了《公民生态权益的维护和实现》、《关于生态文明公众参与制度的思考》两篇文章。《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刊登了《权变抗争:农民维权行动的一个解释框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则在首页刊登了美国哲学博士桑德拉·简·菲尔班克斯《环境友好型人格与环境美德面临的挑战》一文。《学术月刊》2013年第十期则刊登了专访著名环境保护专家诸大建的文章《在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的前沿探索》。这些文章的共同特点是这些专家既充满了对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忧虑,又对如何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深邃思考,而且从哲学、社会学、未来学等层面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如在《关于中国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考》一文中,作者洪大用没有泛泛而谈环境整治的重要性,而是从七个方面具体细致分析中国的资源环境特点、环境整治的整体发展进程和趋势以及公众对环境问题整治的意识,从五个方面对全球环境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提出世界发达国家应在世界环境恶化问题上首先要承担责任的观点。作者通过哲学分析,全面解释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提出要在全面社会建设和全球努力下,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又如《公民生态权益的维护和实现》一文作者孙乐艳从研究生态文明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关系着手,具体地提出只有高度维护公民生存权益,正视生态领域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努力缓解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适应公民生态权益意识普遍觉醒的态势,健全生态维权机制,不断提高满足公民生态需求的生态供给能力,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贫富人群之间生态权益实现程度的差距和促进公民生态权益与生态义务均衡化,以及充分尊重和维护每个公民的生态知情权、生态参与权、生态表达权、生态监督权、生态资源公平利用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基于公民生态权益的动力。这样综合辩证地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问题的关系,无疑使读者获益不浅。
        如果说上述文章着重于从哲学角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分析的话,那么《关于生态文明公众参与制度的思考》一文则主要从社会学入手,从如何加强制度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着手进行思考。作者邓翠华认为现阶段十分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公众参与制度。这样才有利于主体理念的转变、参与能力的提高、公共精神的培养。作者还认为制度建设是一项战略任务,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应该包括公众参与制度,要通过制度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制度化建设保障公众的参与权及提高公众参与的实效性。同时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还有利于规范公众自身环境友善行为和提高参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权变抗争:农民维权行动的一个解释框架》一文是从社会学和管理学角度来分析、研究、论证环境与农民关系的。这篇论文通过近年来因为环境污染引起农民与政府冲突逐年增加的严峻现实,提醒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民由此而进行的维权抗争复杂程度绝非是“依法抗争”“ 依理抗争”或者“依势抗争”“ 单一抗争”解释所能概括得了的。抗争往往与环境污染有重要关系,这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为一位美国哲学博士,桑德拉·简·菲尔班克斯撰写的论文《环境友好型人格与环境美德面临的挑战》是值得深思的文章。作者在揭露美国消费文化在诸多方面严重阻碍了环境美德的教化的同时,还提出了环境友好型人格具体内容和对改变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的重要作用。这进一步说明当地球成为一个村落后,建设生态文明和搞好生态建设必然是世界各国的重要任务。而访问著名环境保护专家诸大建的《在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的前沿探索》一文,由于“读世界书、晓中国事、说自己话”,使读者更清晰感到有着未来学的印痕,由于运用未来学,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更有机地连接了。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要关心和维护公民生态权益。上海学术理论期刊能及时关注上述问题,这说明上海学术理论期刊是以关心与民众攸关的热点问题为己任的。以致当环境生态出现逆转态势,并对民众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上海的学术理论期刊不仅能予以重视,进行分析和研究,而且还能从哲学、社会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这是值得推崇的。
        目前正处于后工业时代与现代工业的交叉期,雾霾及各种灾害天气向我国各地乃至向世界许多国家蔓延。各种公害、污染频频影响民众生活,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问题。同时由于还存在着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不均匀等问题,使得环境治理成为长期的任务。所以除了需要社科理论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家对此长期进行分析研究和深入探索外,还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将研究重点进一步转到相关的民众所关心的问题上,同时需要发动民众,提出解决的方法,这样学术理论类期刊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期刊零售全面触网
下一篇:今年刊博会主题:——“市场决定期刊业发展”、 “创新传媒融合发展”

分享到:
收藏